新华社成都8月17日电(记者康锦谦)“您好,可以帮我们拍张合照吗?”戴着印有志愿者标识白色遮阳帽的男孩声音有些腼腆。
17日,成都世运会迎来最后一天赛程。比赛结束后,兴隆湖沙滩赛场的人群渐渐散去,唯有志愿者和工作人员们仍在忙碌地收拾器材和物资。这个叫赵彦博的大二学生,已经在志愿服务点坚守了两个多星期,却始终没机会和伙伴们留下一张合影。
他转身招呼同伴时,记者看到他白色T恤后背汗湿一片,虽然服务点有风扇,但是志愿者们不时要出来帮助观众,十分忙碌。数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迅速聚拢,他们举着成都世运会的各种标牌,在镜头前开心地摆着造型。
8月17日,几名世运会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赛后合影留念,左一为赵彦博。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
“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。”赵彦博告诉记者,自己是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,这个暑假通过社区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,发放矿泉水、扇子、纸巾等物资,工作看似简单,却需要从早站到晚。有一次,一位观众脚扭伤,来问他们哪里能有冰敷伤口,他们迅速联系了医疗团队进行了专业处理,这样的事情他们遇见很多。赵彦博说,每天等开饭和帮助别人是他做志愿者工作中最快乐的事情。
比赛精彩异常,比赛外的温情片段也不断上演。在当日的沙滩荷球比赛间隙,美国队3号队员将自己的墨镜送给了观众席上一名可爱的小女孩。赛场外的草坪上,有不少市民坐在小马扎上观赛。他们告诉记者,虽然没有买到票,但感谢主办方的细心设计,大家也能通过一块投屏看到比赛。
一位女士告诉记者,自己昨天带着孩子观看了皮艇球项目,今天又过来看沙滩荷球,孩子虽然还小,但是也被赛场的热烈气氛感染,她希望通过观看比赛培养孩子的竞技精神。
图为兴隆湖沙滩赛场现场的志愿者。新华社记者 康锦谦 摄
17日午后,一场细雨悄然而至,将兴隆湖染成了黛青色。赛场上一位工作人员拍了拍同事的肩膀,笑着说“打起最后的精神”。
临近傍晚,观众渐渐散去,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纷纷开始收拾器材,合影留念。赵彦博看了看手机显示的时间,决定继续留守,他说离家近,不怕回家晚,“有些观众看完比赛还要游览兴隆湖,说不定还需要指路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