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6日在北京市通州区拍摄的大运河沿岸景色。
近年来,北京市在大运河保护工作中,采取生态调查、湿地保护、建立跨区域大气和水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等一系列举措,实施了河道综合整治、水系连通循环、截污治污、湿地建设等工程,北运河水质全年平均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,改善了运河水域生态环境,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,绿化覆盖率提升至80%,新增大批沿河公共活动场地,让运河沿岸凝聚成了“璀璨文化带”和“绿色生态带”,使这条千年“黄金水道”在新时代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5日,观众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博物馆参观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5日,市民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沿岸的北京城市图书馆阅读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5日拍摄的大运河沿岸的北京艺术中心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6日,一台机器人保洁员在通州区运河商务区清扫街道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6日,市民在运河上的游船餐厅内品尝北京特色火锅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pagebreak
8月16日,市民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沿岸的公园内休闲。
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赵文涵】